问答题

    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问答题

    材科一:2015年.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自己己增产的产量却存进了仓库,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粮食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不高、品质偏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成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推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2016年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既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 材料二:“一带一路”穿过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有60多个国家农业资源丰富,这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国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鼓励企业向加工,物流、仑储,码头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种子、研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关键领域投资,强化合作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农业治理。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新秩序。 “一带一路”战略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我国农业更好地走出去。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