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妊娠32~34周 B. 妊娠24~26周 C. 妊娠28~30周 D. 妊娠20~22周 E. 妊娠36~37周
A. 发现Ⅱ级收缩期杂音可确诊为心脏病 B. 发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确诊为心脏病 C. 心功能II级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 D. 心衰者产后应回奶,禁止哺乳 E. 临产后耐心等待经阴道自然分娩
A. 正常妊娠改变 B.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妊娠 C. 心脏病合并妊娠,性质待查 D. 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 E. 围生期心肌病
A. 尿妊娠试验 B. 胸部X线透视 C. 心脏超声检查 D. 盆腔超声检查 E. 心电图
A. 立即终止妊娠 B. 如心力衰竭得以控制可以继续妊娠 C. 控制心力衰竭后剖宫取胎 D. 控制心力衰竭后行人工流产 E. 边控制心衰,边行吸宫术
A. 测宫高及腹围,估计胎儿大小 B. 立即行术前准备,急诊行剖宫产 C. 进行胎儿超声测量,估计胎儿大小、胎儿位置、羊水量 D. 进行骨盆测量,估计头盆关系 E. 超声波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査
A. 0级 B. I级 C. Ⅱ级 D. Ⅲ级 E. IV级
A. 行术前准备,尽早行剖宫产 B. 静脉滴注缩宫素,尽可能缩短产程 C. 待产观察,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 D. 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麦角新碱 E. 产后不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