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亲和层析法 B. 离子交换层析法 C. 凝胶层析法 D. 超速离心法 E. 硫酸按沉定法
A. 中等分子量 B. 大分子量 C. 小分子量 D. 大小分子量混合 E. 中小分子量混合
A. 分离培养鼠疫杆菌 B. 培养布鲁氏菌 C. 白喉杆菌 D. 肠道菌的分离培养 E. 百日咳杆菌
A. 普氏立克次体 B. 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C. 战壕热立克次体 D. 康氏立克次体 E. 小蛛立克次体
A. 以酚红葡萄糖肉汤或葡萄糖肉汤进行需氧增菌培养 B. 以厌氧增菌肉汤进行厌氧培养 C. 在培养液内加20%蔗糖和3%NaCl,培养L型菌 D. 同时进行需氧增菌和厌氧增菌培养 E. 除了作需氧和厌氧增菌培养外,还应同时作L型菌培养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PreS1抗原 E. PreS2抗原
A. 500个 B. 1000个 C. 1500个 D. 2000~11000个 E. >11000个
A. 紫色栅栏状排列的杆菌 B. 红色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C. 红色粗大杆菌 D. 红色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E. 紫色细长杆菌
A. 血吸虫、疟疾、锥虫病、丝虫、肺吸虫 B.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和利什曼病 C. 丝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疟疾和锥虫病 D. 利什曼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锥虫病和疟疾 E. 肺吸虫病、阿米巴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
A. 较放免方法更敏感 B. 标记物非常稳定 C. 较酶联免疫方法更敏感 D. 特别适合于定量分析 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