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2cm B. 3.0cm C. 3.9cm D. 4.8cm E. 6.1cm
A. 2mm B. 5mm C. 10mm D. 20mm E. 25mm
A. 最大剂量深度 B. 90%剂量深度 C. 90%剂量深度的50% D. 80%剂量深度 E. 80%剂量深度的50%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E. 加拿大
A. 质子束的优势在于布拉格峰形百分深度剂量分布 B. 快中子的传能线密度值高,以生物形式改善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射线效应 C. 重粒子的LET值都较高,故重粒子又称高LET射线 D. 高LET射线可以克服细胞周期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E. LET=10Kev/μm是高低LET射线的分界线
A.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放出γ射线击出外层电子 B.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退激时放出电子 C.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的β衰变 D.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把能量转移给轨道电子使其发射出原子来 E.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放出γ射线击出轨道电子
A. 0.83;1590a B. 1.25;5.27a C. 0.662;33.0a D. 0.36;74.2d E. 0.028;59d
A. 皮肤反应 B. 脊髓炎 C. 臂丛神经损伤 D. 放射性肺炎 E. 晚期小肠损伤
A. <;±1% B. <;±3% C. <;±5% D. <;±7% E. <;±10%
A. PDD的源皮距修正值 B. TMR的源皮距修正值 C. TAR的源皮距修正值 D. 不规则射野的等效方野 E. 不规则射野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