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醛—硫酸反应 B. 硫色素反应 C. 芳伯氨基反应 D. 硫酸荧光反应 E. 戊烯二醛反应
A. 铈量法 B. 钯离子比色法 C. 非水溶液滴定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A. 硫酸奎宁 B. 硫酸阿托品 C. 盐酸环丙沙星 D. 异烟肼 E. 奥沙西泮
A. 铈量法 B. 紫外分光光度法 C. HPLC法 D. 非水滴定法 E. 钯离子比色法
A. 游离碱性药物 B. 氢卤酸盐类药物 C. 硫酸盐类药物 D. 硝酸盐类药物 E. 磷酸盐类药物
A. 戊烯二醛反应 B. 芳伯胺反应 C. 硫酸荧光反应 D. 沉淀反应 E. 二硝基氯苯反应
A. 反应需要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 B. 反应过程中吡啶母环上的氮原子化合价发生变化 C. 采用剩余滴定法,加入过量的溴酸钾后,再回滴定剩余的溴酸钾 D. 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E. 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A. 吩噻嗪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B. 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测定 C. 通常用硫酸铈滴定液滴定 D. 通常采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 E. 可以不加指示剂,而采用电位法测定终点
A. 盐酸异丙嗪 B. 异烟肼 C. 尼可刹米 D. 硝苯地平 E. 盐酸氯丙嗪
A. 1500~1650 B. 1650~1900 C. 3000~2700 D. 2400~2100 E. 18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