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身体强健者 B. 中青年患者 C. 四肢及臀腹肌肉丰厚处腧穴 D. 阳病与新病 E. 阴证与久病
A. 一般选用主穴1~3对 B. 得气后方电极接上针柄通电 C. 通电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 D. 电流强度在“痛域”和“感觉域”之间为宜 E. 开关时输出电位器均应该调整到“0”位
A. 重者为“脑漏” B. 各个分型均见热证 C. 刺灸宜清热泻火,补肺健脾 D. 取穴多在肺经与鼻部附近 E. 穴位注射可选合谷、迎香
A. 温和灸 B. 太乙神针 C. 温灸器灸 D. 实按灸 E. 天灸
A. 瘢痕灸 B. 温针灸 C. 灯火灸 D. 雷火神针 E. 天灸
A.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 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C. 先中后上,先阴后阳 D. 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E. 先腹后背,先阴后阳
A. 5~10分钟 B. 10~15分钟 C. 15~20分钟 D. 20~25分钟 E. 25~30分钟
A. 骨折复位 B. 麻醉 C. 毫针刺法的适应症 D. 癫狂和肌肉、韧带的损伤 E. 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功能失调
A. 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 B. 热凉痒痛 C. 抽搐、蚁行感 D. 针下空松虚滑 E. 针下沉重紧涩
A. 得气后,重插轻提,提差幅度大为补法 B. 得气后,重插轻提,频率慢,操作时间长为补法 C. 得气后,重插轻提,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 D. 得气后,轻插重提,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补法 E. 得气后,轻插重提,频率快,提差幅度小为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