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葡萄糖酸钙 B. 0.9%氯化钠 C. 10%氯化钾 D. 10%葡萄糖溶液 E. 阳离子交换树脂
A. U波 B. T波高尖 C. QRS增宽 D. P-R间期延长 E. Q-T间期延长
A.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B. 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C. 高蛋白、低热量、高维生素、严格控制饮水 D. 低蛋白、低热量、控制食盐量 E. 高蛋白、高热量、多饮水促进利尿
A. 消化道瘘 B. 严重烧伤和感染 C. 坏死性胰腺炎 D. 急性肾功能衰竭 E. 肝功能衰竭
A. 对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10ml/kg B. 中度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500~1000ml C. 大量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1500ml D. 气管切开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ml E. 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于2~3天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
A. 气胸、血胸 B. 出血 C. 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D. 臂丛神经损伤 E. 血磷过高
A. 前一日尿量的2/3或1/2 B. 前一日尿量的1/3 C. 前一日尿量的1/4 D. 前一日尿量的1/5 E. 前一日尿量的全部
A. 发热反应 B. 过敏性休克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左心衰
A. 多因外伤后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B. 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C. 囊为单个或多个,基底可以移动,但与皮肤常有粘连 D. 手术切除时,应包括表皮和囊肿周围的皮下组织,可疑恶变时切除范围应扩大 E. 其囊壁为皮肤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无真皮组织层
A. 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受损 B.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 C. 大量ATP降解生成腺苷 D. 氧自由基形成 E. SOD活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