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B. 残余应变为2%时所对应的应力; C. 极限抗拉强度的0.8倍; D. 极限抗拉强度的0.9倍。
A. 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C.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 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无关
A. 剪应力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但提高了其抗压强度 B. 剪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C. 不太高的压应力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D. 不太高的拉应力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A. 越大; B. 越少; C. 基本不变; D. 无法确定。
A.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ll,不应小于1.2la, B. 对梁、板、墙类构件,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25%,当其小于等于25%时,ll,=1.2la且不应小于300mm C. 对柱类构件,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当其等于50%时,ll,=1.4la且不应小于300m D.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搭接长度的70%,且不应小于200m
A. 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B. 屈服强度 C. 伸长率 D. 冷弯性能 E. 极限强度
A. 试验机加载速率 B. 混凝土龄期 C. 水灰比 D. 混凝土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