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B.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房颤动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多源性期前收缩
A. 心房活动和心室活动完全独立,互不相关 B. P-R间期逐渐延长,QRS波群正常 C. P-R间期延长,无QRS波群脱落 D. 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E. 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A. P-R间期恒定不变,可正常亦可延长 B. 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 C. P-P间隔相等,R-R间隔相等,P波与QRS波群间无关 D.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 E. P-R间期超过0.20秒,无QRS波群脱落
A. 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B. 阿托品静脉注射 C. 安装起搏器 D. 持续高流量吸氧 E. 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原发病
A. 用阿托品 B. 置心脏起搏器 C. 除颤 D. 用肾上腺素 E. 用利多卡因
A. 60~100次/分 B. P波在Ⅰ、Ⅱ、aVF倒置 C. P波在Ⅰ、Ⅱ、aVF直立 D. aVR导联为倒置 E. P-R间期应为0.12~0.20秒
A. 阿托品 B. 利多卡因 C. 美托洛尔 D. 异丙肾上腺素 E. 美西律
A. 胺碘酮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普罗帕酮 E. 维拉帕米
A. 美西律(慢心律) B. 普鲁帕酮(心律平) C. 普萘洛尔(心得安) D. 奎尼丁 E. 维拉帕米
A. 阿托品 B. 利多卡因 C. 美托洛尔 D. 胺碘酮 E. 美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