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头尾位 B. 内外斜位 C. 乳沟位 D. 夸大头尾位 E. 侧位
A. 脐水平两侧 B. 第1腰椎水平两侧 C. 耻骨联合上方3cm D.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水平 E. 脐下两侧,骶骨岬水平
A. 静脉尿路造影 B. 尿道造影 C. 膀胱造影 D. 肝动脉造影 E. 腹膜后充气造影
A. 卵泡期 B. 月经期 C. 月经前期 D. 黄体期 E. 月经期后5~10天
A. 向足侧倾斜10°,对准锁骨中点射入检测器中心 B. 向足侧倾斜20°,对准锁骨中点射入检测器中心 C. 向足侧倾斜30°,对准锁骨中点射入检测器中心 D. 向足侧倾斜40°,对准锁骨中点射入检测器中心 E. 向头侧倾斜10°,对准锁骨中点射入检测器中心
A. 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床旁,肘部弯曲或不曲肘 B. 受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肘部弯曲或不曲肘 C. 被检测手掌平放于床面上,手指略分开 D. 第三掌骨头放于检测器中心 E. 源-像距离(SI为120cm
A. 超声检查 B. X线检查 CT检查 D. MR检查 E. DSA检查
A. 显示头颅正位影像,图像应包括全部颅骨,但不包括下颌骨升支 B. 冠状缝与鼻中隔位于图像正中,眼眶、上颌窦、筛窦等左右对称显示。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 C. 颞骨岩部下缘位于眼眶正中或内听道显示眶正中。内听道显示清晰,两侧无名线距颅板等距离 D. 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E. 鼻骨显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