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阴煎 B. 清热固经汤 C. 右归丸 D. 左归丸 E. 固本止崩汤
A. 涂片 B. 培养 C. 接触史 D. 症状 E. 体征
A. 一过性疾病 B. 规律发作性疾病 C. 病谱性疾病 D. 反复发作性疾病 E. 持续进行性疾病
A. 疼痛减轻的时期 B. 排便疼痛消失后到下一次排便疼痛之间的时期 C. 排便后数分钟到十余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的时期 D. 病情减轻的时期 E. 疼痛消失的时期
A. 温补肾阳,除湿止带 B. 温补脾肾,升阳除湿 C.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D. 补肾滋阴,除湿止带 E. 补肾健脾,清利湿热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胞脉 E. 胞络
A. 分娩时的出血约400毫升 B. 月经周期在21~35天之间 C. 带经期为3~7天 D. 产后十二小时可开始哺乳 E. 月经初潮年龄不超过18岁
A. 群集成簇的水疱,呈带状分布 B. 常为一群簇集水疱,破后糜烂结痂,自觉痒痛相兼 C. 易反复发作 D. 易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部位 E. 高热过程中或发热后易发生
A. 头孢曲松1克,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日,连续10天以上 B. 链霉素0.25克,肌注,一次/日,连续10天 C. 大观霉素2克,肌注,一次/日,连续10天 D. 甲硝唑0.4克,口服,2次/日,连续10天 E. 四环素0.5克,口服,一次/日,连续10天
A. 1~10天 B. 2~3周 C. 3~4周 D. 1~3个月 E. 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