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际有病,试验阴性 B. 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C. 实际有病,试验阳性 D. 实际无病,试验阴性 E. 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A. 对照的原则 B. 重复的原则 C. 随机化原则 D. 节约化原则 E. 最优化原则
A. 关联的强度 B. 关联的时间性 C. 关联的特异性 D. 关联的可重复性 E. 关联的地区性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婴儿死亡率 D. 治愈率 E. 生存率
A. 50/450×100/100=11.11% B. 200/450×100/100=44.44% C. 450/500×100/100=90% D. 400/550×100/100=81.82% E. 450/650×100/100=53.85%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比值比 E. 相对危险度
A. 调查对象变异大,所需样本量小 B. 患病率高,所需样本量大 C. 对调查的把握度大,所需样本量大 D. 对调查的精确度要求高,所需的样本量小 E. 在计算样本量的常用公式中,当允许误差为20%时,K=178
A. 属于观察性研究 B. 设立对照组 C. 可计算发病率 D. 观察方向是“因”到“果” E. 难以验证因果关系
A.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 提高方法的特异度 C. 降低假阳性率 D. 提高假阴性率 E. 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
A.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 提高方法的特异度 C. 降低假阳性率 D. 降低发生率 E. 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