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担碱能药物--苯海索 B. 金刚烷胺 C. 左旋多巴或多巴丝肼 D.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溴隐亭 E. 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
A. 在肢体主动运动时震颤加强 B. 关节被动运动时有肌强直 C. 睡眠时震颤消失 D. 面部表情减少 E. 慌张步态
A. 确切的病史及体征 B. 脑脊液检查 C. 头部CT D. 头部MRI E. 脑电地形图
A. 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 B. 纹状体中乙酰胆碱含量减少,多巴胺作用相对增强 C. 铜代谢障碍 D. 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E. 纹状体中乙酰胆碱含量减少,多巴胺含量减少下列疾病发病机制是
A. 大脑皮质、基底节、脑干、小脑 B. 壳核 C. 丘脑底核 D. 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 E. 豆状核下列疾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 小脑症状群 B. 勒米特(Lhermitt征 C. 奇痒发作 D. 震颤麻痹症状群 E. 痛性强直痉挛发作
A. 上运动神经元 B. 下运动神经元 C. 皮质脊髓束 D. 脊髓前角 E. 上、下运动神经元
A. 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脸 B. 震颤,肌张力增高,搓丸样动作 C.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慌张步态 D. 震颤,运动减少,写字过小症 E. 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
A. 12小时以内 B. 12至24小时内 C. 24至48小时内 D. 48至72小时内 E. 6小时内 F. 1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