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头孢菌素 B. 红霉素 C. 甲硝锉 D. 青霉素 E. 两性霉素B
A. 母婴分离 B. 手术后疲劳 C. 生产过程中缩宫素的使用 D. 产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E. 家属对新生儿的高度关注带来的失落感
A. 无需处理 B. 新生儿吸吮 C. 局部热敷 D. 抗生素治疗 E. 按摩双乳
A. 子宫肌炎 B. 盆腔结缔组织炎 C. 子宫内膜炎 D. 机型输卵管炎 E. 腹膜炎
A. 股内注射卡巴胆碱 B. 用力按压膀胱,帮助患者排尿 C. 重新插导尿管,将尿液排出 D. 让患者听到流水声诱导其排尿 E. 让患者尝试去厕所蹲着排尿
A. 生殖器官完全恢复,通常需4周 B. 子宫颈约需产后3天恢复原来形状 C. 产后2周,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D. 于产后7天左右,腹部已扪不到子宫底 E. 于产后3周时,除胎盘附着面外,子宫腔内均被新生内膜所覆盖
A. 检查前排空膀胱 B. 腹部放松 C. 按摩子宫使其收缩 D. 每日在同一时间观察并记录 E. 测肚脐至子宫底的距离
A. 出汗多 B. 分泌的乳汁少 C. 子宫底平脐 D. 哺乳时腹部疼痛 E. 体温36.5C
A. 产后30天,子宫体恢复正常大小 B. 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C. 产后4天,官颈内口关闭 D. 产后一周,子宫在腹部不可扪及 E. 产后子宫底每天下降3cm
A. 取任意体位,以舒适为前提 B. 每次哺乳不一定要吸空 C. 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 D. 提倡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E. 按需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