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衣物传播 B. 性交传播 C. 公共浴池传播 D. 母婴垂直传播 E. 不洁器械和敷料传播
A. 稠厚、白色,豆腐渣样 B. 稀薄,均质,白色,鱼腥臭味 C. 稀薄,淡黄色 D. 稀薄,黄白色,泡沫状 E. 黏液脓性
A. 卵巢分泌的孕激素使阴道上皮增厚并富含糖原 B. 宫颈内口紧闭以及宫颈管有黏液栓利于防止上行感染 C. 阴道正常情况下呈弱碱性环境 D. 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单层鳞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 E. 正常阴道菌群中不包括支原体和念珠菌
A. 外阴瘙痒 B. 白带增多 C. 外阴湿疹 D. 外阴灼热感 E. 外阴疼痛
A. 间接接触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上行蔓延 D. 经血循环传播 E. 内源性感染
A. 乳杆菌、雌激素、阴道pH B. 乳杆菌、孕激素、阴道pH C. 加德纳菌、雌激素、阴道pH D. 乳杆菌、加德纳菌、雌激素 E. 乳杆菌、加德纳菌、雌激素、阴道pH
A. 鳞状上皮区 B. 宫颈管内 C. 非典型增生区 D. 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移行带 E. 鳞状上皮化生区
A. 50%硫酸镁或95%乙醇 B. 1:5000高锰酸钾 C. 1%乳酸 D. 0.2%-0.5%碘伏溶液 E. 0.1%苯扎溴铵溶液
A. .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B. 宫颈活检 C. 宫腔镜检查 D.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E. 宫颈碘试验
A. 4周 B. 6周 C. 8周 D. 10周 E. 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