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 B. 胶束; C. 可溶性凝胶; D. 微乳
A. 最大气泡法; B. 吊片法; C. 滴重法; D. 冰点降低法
A. 入助溶剂 B. 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 成盐类 D. 用潜溶剂 E. 入助悬剂
A. 制成可溶性盐 B. 加入助溶剂 C. 加入增溶剂 D. 升高温度 E. 使用混合溶剂
A. 药物的极性与溶剂的极性相似者相溶 B. 极性药物与极性溶剂之间可形成诱导偶极-永久偶极作用而溶解 C. 多晶型的药物,稳定型的较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溶解度大 D. 处于微粉状态的药物,其溶解度随粒度的降低而减小 E. 在溶液中相同离子共存时,药物的溶解度会增加
A. 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 B.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C. 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 D. 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 E. 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A. 牛顿流动的流体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与剪切速度D成正比; B. 塑性流动的流动曲线经过原点; C. 假塑性流动的流体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粘度增大; D. 胀性流动曲线显示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其粘性也随之减小。
A.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以β表示 B. β值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C. 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D. 用絮凝度可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E. 用絮凝度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A. 直径小于10-9 B. 直径大于10-7 C. 直径在10-9~10-7 D. 直径在10-9~10-4。
A. 反射光 B. 散射光 C. 吸收光 D. 透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