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或工作环境 B. 学习或劳动条件 C. 行为与生活方式 D. 心理过程 E. 精神生活
A. 3个 B. 5个 C. 10个 D. 50个 E. 100个
A. 口服吸收迅速 B. 口服吸收完全 C. 一室分布模型 D. 口服药物消除速度缓慢 E. 口服后血药浓度变化和静脉注射一致
A. 日常促进健康行为 B. 保健行为 C.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D. 预警行为 E. 基本健康行为
A. 随机抽样,无需考虑年限 B. 1~2年以上 C. 3~5年以上 D. 10年以上 E. 15年以上
A. 种属差异除表现在对化学毒物量(中毒剂量)的差别外,也可表现为质(毒性效应)的差别 B. 一般情况下,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解毒的化学毒物对雄性动物表现的毒性大 C. 化学物质经代谢转化增毒时,表现为在成年期毒性大,婴幼期与老年期毒性低 D. 同一物种、不同品系也会表现出对化合物毒性的差异 E. 不同品系的动物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A. 14天 B. 100天 C. 6个月 D. 1牟 E. 5卑
A. 蛋白质严重缺乏 B. 必需脂肪酸严重缺乏 C. 能量严重缺乏 D. 蛋白质与必需脂肪酸同时严重缺乏 E. 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对症治疗 E. 支持治疗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多阶段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