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氟斑牙 B. 乌脚病 C. 皮肤角化 D. 神经炎 E. 龋齿
A. 有机硫化合物 B. 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 高山缺氧 D. 遗传因素 E. 环境污染
A. 寻找低砷水源 B. 理化方法除去水中砷 C. 停用高砷煤 D. 改变饮食习惯 E.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A. 苯磺酸钠 B. 碳酸氢钠 C. 硫代硫酸钠 D. 二巯基丙磺酸钠 E. 依地酸二钠钙
A. 50g/L B. 30g/L C. 20g/L D. 10g/L E. 5g/L
A. 水中甲基汞过高 B. 氟中毒 C. 碘过量 D. 饮水硬度过高 E. 碘缺乏
A. 婴幼儿 B. 2~6岁儿童 C. 8~15岁 D. 15~25岁 E. 中老年
A. 动物内脏 B. 高氟区叶类蔬菜 C. 骨骼和肌腱 D. 海产品 E. 奶类
A. 水中加碘 B. 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C. 服用含碘药物 D. 更换水源 E. 食盐中加碘
A. 地方性疫源性传染病引起 B. 地方性的节肢动物或寄生虫引起的 C. 环境中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过多引起的中毒 D. 当地的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E. 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