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恒磨牙于12岁左右萌出时 B. 第三磨牙萌出时 C. 3~6岁 D. 7~12岁 E. 18岁以后
A. 2mm B. 2.5mm C. 3mm D. 3.5mm E. 4mm
A. 错畸形复发的可能性小 B. 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 C. 降低某些复杂牙颌畸形的治疗难度 D. 矫治方法和矫治器简单 E. 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A. 300g以上力 B. 350g以上力 C. 400g以上力 D. 500g以上力 E. 800g以上力
A. 腭刺 B. 腭屏 C. 腭杆 D. 唇挡 E. 颊屏
A. 异常的唇系带粗大、与腭乳头相连,牵上唇时腭乳头发白 B. X线片可见上、下中切牙间的牙槽嵴较宽,有倒V形缺口 C. 舌系带过短,会妨碍舌的正常功能活动 D. 舌系带过短患者常伴有下牙弓过窄,前牙开 E. 舌系带过短,舌尖代偿性活动增加,姿势位时舌处于低位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E. 80%~90%
A. 0~3mm B. 3~5mm C. 5~8mm D. 5mm以上 E. 8mm以上
A. 病因是否得到控制 B. 牙位置是否已正常,是否建立良好咬合 C. 是否有足够的必须间隙,并可持续到牙替换结束 D. 牙弓形态是否协调,没有咬合障碍及干扰 E. 原有的颌骨异常是否得到控制和改善,并能保持到生长结束
A. 咀嚼肌和舌骨上肌群的牵拉 B. 手术中髁突的移位 C. 下颌的逆时针旋转 D. 下颌骨近远心骨段位置的旋转 E.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