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牙周袋 B. 牙槽骨吸收 C. 牙龈炎症 D. 牙龈退缩 E. 附着丧失
A. 腮腺导管损伤 B. 面前静脉及颌外静脉损伤 C. 面神经分支损伤 D. 腮腺腺体损伤 E. 颌面骨骨折
A. 固定良好 B. 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 C. 能矫治较复杂的错畸形 D. 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上椅旁操作时间较长 E. 体积小
A. 上前牙前突 B. 上牙列拥挤 C. 上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D. 上牙弓宽大、出现间隙 E. 下颌后缩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E. 2.5mm
A. 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 B. 恒牙胚牙冠上覆盖有较厚的骨组织 C. 间隙缩小或有缩小趋势者 D. 一侧或双侧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患儿咀嚼功能者 E. 恒牙胚牙根已形成1/2以上者,牙冠上无骨组织覆盖者
A. 与持续时间有关,与施力大小无关 B. 与持续时间无关,与施力大小有关 C. 持续时间比施力大小更重要 D. 施力大小比持续时间更重要 E. 与持续时间、施力大小均无关
A. 利用口外力促进生长发育期的上颌骨发育 B. 促进成人上颌骨发育 C. 限制成人上颌骨发育 D. 限制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 E. 只能使上前牙唇倾
Activator B. Frankel矫治器 C. Twin-block矫治器 D. Bionator E. Herbst矫治器
A. 早期矫治 B. 拔牙矫治 C. 不良习惯的破除 D. 过度矫治 E. 嵴上纤维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