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最佳的时间进行螺旋扫描,然后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建立二维或三维的血管影像 B. 注射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快速扫描,观察对应体素CT值的动态变化,利用反映灌注情况的参数通过数模转换成灰阶或伪彩图像 C. 对确定层位进行连续扫描,用部分替代扫描与重建的方式来完成的不同时间图像的快速成像方法 D. 仿真内镜 E. 容积演示
A. 3~10mm B. 4~6mm C. 5~10mm D. 3~8mm E. 4~10mm
A. 膀胱息肉 B. 膀胱结石 C. 膀胱结核 D. 膀胱移行上皮癌 E. 急性膀胱炎
A. 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组 B. 门腔间隙、腹腔干周围淋巴结及所在脏器周围淋巴结组 C. 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D. 髂区、骶前淋巴结组 E. 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A.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小于2cm,低密度网格状,CT值-35~28HU B.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大于2cm,低密度均匀肿块,CT值35~50HU C.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多见,直径2~20cm,中央坏死,少数伴钙化,强化显著 D.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体积大,密度不均多伴钙化,侵犯邻近结构 E.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无症状,体积大以脂肪密度为主,CT值-80~-120HU
A. 并发结核性胸膜炎 B. 并发液气胸 C. 并发肺转移瘤 D. 并发胸膜转移瘤 E.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A. 男,36岁,咳嗽、高热4天,右肺上叶斑片影,抗炎治疗后明显吸收 B. 男,54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右肺上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下缘呈反S形,抗炎治疗后,病灶变化不明显 C. 女,24岁,咳嗽、低热1个月,右肺上叶斑片影,常规抗炎无明显吸收 D. 男,60岁,声嘶2个月,右肺尖肿块影 E. 女,70岁,查体胸片示右肺上叶索条影,其内见钙化
A. 胃左动脉 B. 腰动脉 C. 肾动脉 D. 左结肠动脉 E. 右结肠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