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细胞 B细胞 C. 胸腺细胞 D. NK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A. 干扰细菌蛋白合成 B. 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C.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D. 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 破坏细胞膜
A. 对青霉素不敏感 B. 呈高度多形性 C. 抗原结构发生改变 D. 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E. 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A. 与细菌鞭毛有关 B. 内毒素不参与 C. 与菌毛无关 D. 细菌的毒力基本相同 E. 反映细菌的致病能力
A. 可由真菌产生 B. 可由放线菌产生 C. 可由细菌产生 D. 只对有近缘关系细菌有作用 E. 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A. 催化的反应速度较慢 B. 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C. 活性常常受底物、产物、激素及某些因素调节 D. 为调节代谢速率的关键部位 E. 其中催化速度最低者称为限速酶
A. 辅助因子与酶蛋白结合的过程 B. 酶原的蛋白质与相应的维生素衍生物的结合过程 C. 酶蛋白与别构激活剂结合的过程 D. 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的过程 E. 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A. 衣原体宫颈炎 B. 接触性皮炎 C. 淋球菌性尿道炎 D. 细菌性痢疾
A. 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 能结合补体 C. 能促进吞噬 D. 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E. 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A. 宫口开大4cm,胎膜完整,胎头浮动,经产妇 B. 每6分钟宫缩一次,持续20秒,产程无明显进展 C. 宫口近开全,胎心监护仪提示出现早期减速 D. 坐骨结节间径7.5cm,出口后矢状径6.5cm,胎头双顶径9.2cm,胎心140次/分 E. 胎心154次/分,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