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胸部X线检查 B. 超声心动图 C. 动态心电图 D. 平板运动试验 E. 核素心肌显像
A. 地线连接不当 B. 周围有电磁波影响 C. 开关接触不良 D. 患者呼吸急促 E. 电源电压异常
A. 常规心电图 B. 运动心电图 C. 心电向量图 D. 动态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
A. 冠状沟介于左、右心室之间 B. 冠状沟呈额状位,近似环行,将心房和心室分开 C. 冠状沟将左、右心房分开 D. 右冠状动脉走行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 E. 冠状沟无脂肪组织填充
A. 阻尼过小 B. 时间常数过大 C. 标定电压设置在5mm/mV D. 标定电压设置在20mm/mV E. 走纸速度设置在12.5mm/st
A. 室性期前收缩 B. 心房颤动 C. 心房扑动呈2:1~4:1下传 D. -度房室传导阻滞 E.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A. Ⅰ、aVV<sub>5</sub>、V<sub>6</sub>导联出现Q波 B. V<sub>2</sub>~V<sub>5</sub>导联S波有宽而深的切迹(≥0.04s) C. Ⅰ、aVV<sub>5</sub>、V<sub>6</sub>导联R波有宽而深的切迹(≥0.04s) D. Ⅲ和aVF导联出现Q波 E. aVF导联Q波时限>50ms
A. 阻尼过度(过阻尼) B. 阻尼过小(欠阻尼) C. 阻尼适当 D. 线性良好 E. 非线性移位
A. 明显的心脏顺钟向转位 B. V<sub>1</sub>导联P波电压增高 C. V<sub>5</sub>导联R/S>1 D.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E. 室性心动过速
A. 主要由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 B. 长QT间期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引起 C. 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 D. 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E. 可发生晕厥和心脏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