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91~112fl B. 80~100fl C. 85~95fl D. 85~100fl E. 95~120fl
A. 溶血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后,造血恢复时
A. >12μm B. >14μm C. >15μm D. >17μm E. >18μm
A. 抗凝剂浓度增加 B. 血液凝固 C. 室温过低 D. 红细胞沉降率管倾斜 E. 球形红细胞
A. 正常细胞性贫血 B.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贫血 E. 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 调节渗透压 B. 提高比重,防止细胞粘连 C. 防腐 D. 抗凝 E. 防止血小板聚集
A. HbF B. HbA<sub>2</sub> C. SHb D. HbA E. HbH
A. 小细胞均一性 B. 小细胞非均一性 C. 正常细胞均一性 D. 大细胞均一性 E. 大细胞非均一性
A.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 B. 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 C. 可提示骨髓造血活跃程度 D. 临床测定常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和比值 E. WHO推荐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为瑞氏染色法
A. 纤维蛋白原 B. 球蛋白 C. 胆固醇 D. 三酰甘油 E. 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