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移码突变 B. 碱基置换 C. 非整倍体 DNA大段损伤 E. 平衡易位
A.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A. 常用评价指标是LIMac B. LIMac值越大,表明该受试物急性毒性越大 C. 目的是确定化学物质对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D. 剂量设计一般以LD10作为最高剂量组 E. 与急性毒性试验意义相同
A. 此法用来研究化合物蓄积作用 B. 蓄积系数越高,蓄积作用越弱 C. 目前有固定剂量法和定期递增剂量法两种试验方法 D. 用LD50做指标,有可能低估某些化合物的潜在慢性毒效应 E. 用此法能区分某种化合物是物质蓄积还是功能蓄积
A. 5天 B. 10天 C. 15天 D. 20天 E. 25天
A. 毒性的大小和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途径有关 B. 剂量是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关键 C. 毒物毒性的大小与半数致死剂量LD<sub>50</sub>值成反比 D. 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E. 以上均正确
A. 常用评价指标是Limac B. Limac值越大,表明该受试物急性毒性越大 C. 目的是确定化学物质对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D. 剂量设计一般以LD50作为最高剂量组 E. 以上均正确
A. 小鼠0.1ml/100g~0.5ml/100g B. 大鼠1ml/10g C. 家兔<5ml/kg D. 狗<50ml/kg E. 以上均正确
A. 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 B. 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C. 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D. 试验组发生肿瘤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 E. 试验组肿瘤的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
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B. 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C. 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D. 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 E. 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