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保护原则 D. 综合或折衷原则
A. 法的效力通常指整体上的法具有的普遍约束力 B. 法的实效是指法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的实际效果,意在说明立法者所立之法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 C. 法的实效是法的效力的前提,法的效力是法的实效的结果 D. 法的效力具有应然性;法的实效具有实然性
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B.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D. 法不溯及既往
A. 凡是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效力的文件,均是行政法规 B. 行政法规只能以“条例”为名称 C. 行政法规中如果出现与狭义上的法律相冲突的内容,并非当然无效 D. 国务院不得就法律(狭义)未涉及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A. 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B. 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 C. 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D. 司法部制定的《台湾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若干规定》、《律师执业管理办法》
A. 一切国际条约均不得直接作为国内法适用 B.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可以视为中国的法律渊源 C.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在我国属于非正式的法律渊源 D. 我国法院受理该案,依据的是保护主义原则
A. 规范性法律文件 B. 部门规章 C. 规章 D. 规范性文件
A. 法律文件被制定并公布出来,于其规定的生效日期起就具有了法的实效 B. 通说认为,没有得到有效遵守的法,就是没有效力的法 C. 法的效力高低取决于制定主体、内容性质、制定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制定时体现民意的广泛程度等因素 D. 法的实效与立法质量、社会变动、守法观念、执法和司法人员素质等因素无关
A. 自然法学认为法的效力取决于它的正确性(正当性、道德性),法的效力来自于法之外的道德 B.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的效力取决于它的权威制定性,反对从外部寻找法的效力依据 C. 社会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取决于它的实效性,法的效力来自人们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社会事实,有实效的法才是有效的 D. 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其效力根据与民众授权与认可无关
A. 在我国,正式法源的外延并不限于由宪法以及有权立法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效力等级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B. 从《立法法》明文规定了“规章”(又称行政规章)这一现象来看,行政规章应属于当代中国的正式法源范围 C. 在当代中国,《宪法》作为效力等级最高的正式法源,是重要的司法裁判依据 D. 我国缔结和加入的国际条约(国际成文法)也属于我国的正式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