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脓性 B. 血性 C. 浆液性 D. 黏液性 E. 黏液脓性
A. 绞痛 B. 烧灼样疼痛 C. 闷痛 D. 撕裂痛 E. 刺痛
A. 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 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 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 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 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A. 机械性紫癜 B. 血管性假血友病 C. 药物中毒 D. 维生素K缺乏 E. 维生素C缺乏
A. 颅后窝肿瘤 B. 阵发性心动过速 C. 末梢神经炎 D. 高血压病 E. 化脓性中耳炎
A. Z蛋白的缺乏可能造成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的增加 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结合胆红素,分单酯和双酯两种形式,以单酯为主要成分 C. 从粪中排出的尿胆素称为粪胆素 D. 旁路胆红素的增高反映了肝细胞功能障碍 E. 通过对CB/TB的比值来给黄疸分类应注意结合其他指标才可靠
A. 水钠潴留 B. 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 血尔胶体渗透压降低 E. 淋巴回流受阻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白血病 C. 流行性出血热 D. 败血症 E. 肾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