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圣家族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共产党宣言 D. 哥达纲领批判
A. 发展的观点 B. 群众的观点 C. 联系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A. 人民至上 B. 与时俱进 C. 消灭私有制 D. 消灭剥削
A. 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B.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C. 马克思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A. 哥达纲领批判 B. 反杜林论 C.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D.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A.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对共产主义充满期待 C. 坚守无产阶级立场 D. 不断发展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6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A. 辩证法 B.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A.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B.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C.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D. 不再只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指导思想
A.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