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F=CO/ESV×100% B. EF=CO/EDV×100% C. EF=SV/EDV×100% D. EF=SV/ESV×100% EF=CI/EDV×100%
A. PA间期反映右心房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B.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60~70ms C. AH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 D. 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E. 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A.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房室分离现象 B. 有助于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 C. 可准确地测定QT间期离散度 D. 可精确地测量Q波的深度 E. 可准确地测量P波离散度
A. 利多卡因 B. 溴苄铵 C. 氯化钾 D. 苯妥英钠 E. 阿托品
A. 无临床意义 B. 冠心病 C. 肺源性心脏病 D. 心包积液 E. 低钾血症
A. 使用单导联心电图机 B. 使用数字化心电图机 C. 心电图信息应是模拟心电信号 D. 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 E. 以上都是
A. 起搏频率下降10% B. 磁铁频率下降10% C. 脉冲幅度(电压)下降15%<~20% D. 电池内阻明显增大 E. 脉宽减少50%
A. 主动脉瓣收缩中期部分关闭 B. 室间隔明显增厚 C. 左心室后壁增厚,但增厚程度小于室间隔 D. 心室壁呈弥漫性向心性肥厚 E. 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1.3
A. 可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B. 可增加成本消耗 C. 可实现远程诊断和随时在线调阅心电图 D. 可数字化存储原始心电图信息,利于长期保存 E. 可随时调用患者的历次心电图信息
A.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基线时所需的时间 B.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C.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2mm时所需的时间 D.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5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E.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7mm时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