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患者的激活再体验反应 B. 患者的回避反应 C. 患者的情感失调情况 D. 患者的环境情况 E. 患者的症状反应
A. 安全 B. 模仿 C. 倾诉 D. 期待 E. 调整
A. 保密原则 B. 中立原则 C. 稳定原则 D. 真诚原则 E. 回避原则
A. 4~8次 B. 6~12次 C. 6~8次 D. 1~2次 E. 以上均不是
A. 自信心出现 B. 乐观心态出现 C. 自发萌动出现 D. 劳动自动化出现 E. 以上均不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励 D. 惩罚 E. 鼓励
A. "第一控制论"阶段对应的是60年代及70年代的结构式或策略式 B. "第二控制论"阶段对应的是80年代发展出的观察一个系统的理论 C. 阿德勒和荣格的著作中记录了他们对患者家庭进行家庭治疗的大量案例 D. 混沌理论、自我组织概念和激进构成主义对系统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 E. 精神分析治疗与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结合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家庭治疗中
A. 关注重点是患者遇到的问题 B. 关注的重点是患者本人而不是问题 C. 把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D. 整个治疗是患者的一个学习过程 E. 在整个治疗中,并不给予"权威性"的指导
A. 患者用一些含糊笼统的概念陈述自己的问题时 B. 患者把对个别事情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时 C. 患者出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言后语不一致时 D. 患者可能在某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与治疗师的理解不同时 E. 患者出现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时
A. 轮流表达 B. 治疗师指定成员 C. 找出最有特征的成员 D. 由最热情的成员表达 E. 由表现差的成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