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较低 B. 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过高 C. 微动脉舒张 D. 下肢毛细血管扩张 E.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A. 间歇正压通气 B. 低频通气 C. 过度通气 D. 高频通气 E. 间歇正压合并呼末正压通气
A. 血量是指循环血量而言 B. 血量是指贮存血量而言 C. 一次失血在全身血量10%以下时,没有明显影响 D. 少量失血时,血中水分和电解质在1~2小时内即可补充 E. 失血15%,血中水分和电解质在1~2小时内即可补充
A. 1~2岁 B. 5~6岁 C. 8~9岁 D. 10~12岁 E. 13~14岁
A. 可使左右总支气管的通气暂隔开 B. 可仅用健侧管长时间施行麻醉和通气 C. 可随时分别吸除其中的分泌物 D. 可按需将患侧管敞开以引出肺内分泌物 E. 可按需对两侧肺进行不同方式通气
A. 颜面、肢端、肌肉微小抽搐 B. 心悸、眩晕、多语或嗜睡 C. 红疹、瘙痒、起泡 D. 寒战、气短 E. 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A. 气囊破裂 B. 肺梗死 C. 血压升高 D. 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E. 心包填塞或心律失常
A. 伴有妊娠者――钙通道拮抗剂 B. 无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利尿剂 C. 轻中度高血压病伴周围血管病者――β受体阻滞剂类 D. 伴有痛风者――ARB E. 伴糖尿病并有微量蛋白尿者――ACEI
A. 剧烈疼痛 B. 早期毒血症状 C. 血容量不足 D. 应激反应 E.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A. 洛美芬 B. 纳曲酮 C. 美沙酮 D. 哌替啶 E. 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