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将本期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的原因 B. 根据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C. 将本期各月应付账款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变动的趋势是否正常 D. 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以及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
A. 选择已记录采购的样本,检查相关的商品验收单,保证交易已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 B. 确定期末最后签署的支票的号码,确保其后的支票支付未被当作本期的交易予以记录 C. 追踪付款至期末的银行对账单,确定其在期后的合理期间内被支付 D. 询问期末已签署但尚未寄出的支票,考虑该项支付是否应在本期冲回,计入下一会计期间
A. 积极式 B. 消极式 C. 积极式和消极式的结合 D. 积极式或消极式均可
A. 对生产车间安装自行研发的电子监控设施,费用50万元,后因图像模糊且无法使用而拆除 B. 对办公大楼安装电梯三部,费用300万元,9月起已投入使用 C. 投入20万元对职工活动中心进行粉刷,后因环保部门检测认为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影响职工健康而全部铲除 D. 投入50万元对仓库安装了远红外线探测等报警系统,因年末业务繁忙而搁置,计划次年4月继续安装
A. 经常发生大额的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B. 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比率较大 C. 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庞大 D. 固定资产保险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A. 管理层通过与第三方串通,把私人费用计入企业费用支出,或有意无意重复付款 B. 在承受反映较高盈利水平和营运资本的压力下,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可能试图低估准备和应付账款,包括低估对存货、应收账款计提的减值以及对已售商品提供的担保应计提的准备 C. 将本期采购收到的商品计入下一会计期间 D. 负责付款的会计人员有权接触应付账款主文档,并能通过在应付账款主文档中擅自添加新的账户来虚构采购交易
A. 审查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与预算相符,有无重大差异 B. 审查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C. 审查是否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D. 审查与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关的项目如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和营业外收支等的会计记录的适当性
A. 当期损益 B. 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按直线法摊销 C. 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D. 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计
A. 对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应检查其是否已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 B. 实施实地观察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固定资产明细账为起点进行追查 C. 注册会计师实地观察固定资产的重点应放在当期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上 D.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目的在于查明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A. 由于上年度审计中已索取全部固定资产权属证明,本次审计仅索取新增固定资产权属证明 B. 由于上年度相关内部控制难以信赖,本次审计可不再实施控制测试 C. 由于上年度审计中已全面检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本次审计仅检查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D. 由于上年度审计中已全面观察固定资产,本次审计仅观察新增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