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产道本身存在细菌 B. 妊娠末期性交 C. 医务人员的手、呼吸道以及各种手术器械的接触 D. 产褥期进行盆浴 E. 缩宫素的使用
A. 急性子宫内膜炎 B. 急性子宫肌炎 C. 急性子宫结缔组织炎 D. 败血症 E. 弥漫性腹膜炎
A. 服用抗生素 B. 新生儿多吸吮 C. 生麦芽煎服 D. 多喝鱼汤 E. 停止哺乳,改为人工喂养
A. 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 B. 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 C. 蜕膜残留 D. 子宫复旧不全 E. 胎盘、胎膜残留
A. 卧室清洁,注意通风 B. 产后lO小时内排尿 C. 产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 D. 经常擦浴,勤换衣裤 E. 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A. 急性盆腔炎 B. 急性外阴、阴道炎 C. 急性宫颈炎 D. 急性子宫内膜炎 E.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A. 需氧菌 B. 大肠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厌氧性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A. 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能力降低 B. 产出延长 C. 器械助产 D. 使用缩宫素 E. 产道损伤
A. 1~2周 B. 2~3周 C. 3~4周 D. 5~6周 E. 6~7周
A. 子宫内膜炎 B.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 急性盆腔腹膜炎 E. 急性宫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