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拉伸的板件平齐 B. 可以在安全范围内的任意高度 C. 与下拉工具平齐
A. 2 B. 3 C. 4
A. 内部晶粒的变形没有恢复 B. 使用了高强钢 C. 拉伸时测量不及时
A. 拧紧螺栓后继续拉伸 B. 把车身移动到拉伸前的位置后,拧紧螺栓后继续拉伸 C. 重新找到新的基准后,拧紧螺栓后继续拉伸
A. 使用两个夹钳时,允许拉力是一个夹钳时的两倍 B. 拉伸出现一定变形后要停止,并保持拉伸拉力 C. 拉伸时看不到任何效果,就要加大拉力
A. 400~500 B. 500~700 C. 500~600
A. 敲平板件的变形 B. 消除板件内部应力 C. 防止拉伸夹持部位变形
A. 没有及时测量 B. 错误使用高压油泵,拉伸力过大 C. 部件变形后太软造成的
A. 锤击会整平金属内的应力 B. 使金属晶粒松弛 C. 把板件敲软了
A. 拉伸中可以敲击板件 B. 拉伸中可以敲击夹持工具 C. 拉伸中要使用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