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控制和解除痉挛 B. 中和游离毒素 C. 减少毒素的产生 D. 中和游离与结合的毒素
A. 2~8日 B. 4~6日 C. 6~12日 D. 15~30日 E. 1~2月
A. 张口困难 B. 牙关紧闭 C. 角弓反张 D. 苦笑面容 E. 手足抽搐
A. 应用TAT B. 使用青霉素 C. 控制并解除痉挛 D. 隔离 E. 冲洗切口
A. 伤前行主动免疫法 B. 伤后行被动免疫法 C. 对污染伤口清创后,力争一期缝合 D. 火器伤清创后力争一期缝合 E. 对污染严重估计不能达到彻底清创要求的,清创后不一期缝合
A. 早期彻底地清创,清除毒素来源 B.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结合的毒素 C. 应用镇静,解痉药物控制和解除痉挛 D.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并发症 E. 使用破伤风类毒素增强机体对破伤风的抗病能力
A. 肌肉强直性痉挛 B. 酸中毒 C. 窒息 D. 阵发性抽搐 E. 循环衰竭
A. 病初有低热,体温在38-38.5℃之间 B. 破伤风症状最早从面肌开始,出现“苦笑面容” C. 颈肌痉挛,使头部后仰而不能前屈 D. 胸.腹.背同时收缩,可出现“角弓反张” E. 肌肉阵发性痉挛时,病人神志不清
A. 乏力 B. 头晕、头痛 C. 咀嚼肌紧张 D. 烦躁不安 E.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