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者均控制圆柱体类零件的轮廓形状,故两者可以替代使用 B. 两者公差带的形状不同,因而两者相互独立,没有关系 C. 圆度公差可以控制圆柱度公差 D. 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圆度公差
A. 圆跳动 B. 全跳动 C. 线轮廓度 D. 面轮廓度
A. 圆度 B. 径向全跳动 C. 圆柱度 D. 端面全跳动
A. 可胀式 B. 小间隙配合 C. 大间隙配合 D. 无间隙配合
A. 2 B. 3 C. 4 D. 5
A. 给定平面内 B. 给定一个方向上 C. 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 D. 任意方向上
A. 对被测要素的形状精度要求不同 B. 对基准要素的形状精度要求不同 C. 公差带的形状不同 D. 面的位置度公差比面的倾斜度公差多一个确定公差带位置的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
A. =0.01 B. >0.01 C. <0.01 D. ≥0.01 E. ≤0.01 F. 0.005
A. =0.02 B. <0.02 C. >0.02 D. ≤0.02 E. ≥0.02
A. 0.02 B. >0.02 C. <0.02 D. ≥0.02 E. ≤0.02 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