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告费 B. 职工教育经费 C. 业务招待费 D. 业务宣传费
A.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B.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C. 财政拨款 D.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A. 国债利息收人 B. 财政拨款 C.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D. 企业债权利息收入
A. 企业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且不能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B. 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C.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 D.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允许在税前扣除
A. 技术转让所得中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负免征企业所得税 B. 技术转让所得全部免征企业所得税 C. 应计入应缴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为650万元 D. 应计入应缴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为1300万元
A. 投资者均为自然人的合伙企业 B. 社会团体 C. 民办非企业单位 D. 事业单位
A. 企业所得税税款 B. 超过规定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C. 财产保险费 D. 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A. 转让权益性投资资产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B.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C. 利息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D. 提供劳务所得,按照提供劳务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A.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人 B.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 国债利息收人 D. 财政拨款
A. 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B. 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C. 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D.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