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革兰氏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 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 革兰氏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 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 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
A. 所有的体温升高都称之为发热 B. 体温升高分为调节性体温升高和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C. 月经前期出现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D. 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E. 中暑不属于过热
A. 药物性荨麻疹 B. 血清病 C. 血浆中苯胆烷醇酮增高 D. 恶性淋巴瘤 E. 支原体侵入
A. 是常见的内生致热原 B. 是最常见的中枢调节介质 C. 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 D. 干热90℃2小时才能灭活 E. 反复注射给动物不产生耐受性
A. LBP B. CD14 C. mCD14 D. sCD14 E. cAMP
A. 早晨最低,中午最高 B. 中午最低,傍晚最高 C. 早晨最低,深夜最高 D. 早晨最低,傍晚最高 E. 傍晚最低,早晨最高
A. 呼吸加深加快 B. 抽搐 C. 烦躁不安 D. 脱水 E. 心力衰竭
A. 尿量减少,比重升高 B. 尿量增多,比重减少 C. 尿量减少,比重减少 D. 尿量增多,比重升高 E. 尿量无变化,比重无变化
A. 外界温度急剧下降 B. 中心温度急剧下降 C. 调定点低于皮肤温度 D. 皮肤血管收缩致皮肤温度降低 E. 皮肤血管扩张致皮肤温度升高
A. 1% B. 10% C. 13% D. 33% E.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