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B. 距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C. 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D. 箍筋直径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A. 减少混凝土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 B. 增大保护层厚度可减小裂缝的宽度 C. 在火灾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 D. 使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
A. 每跨均布置活载 B. 只在计算跨布置活载 C. 计算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D. 本跨不布置活载,相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A. 恒荷载+活荷载 B. 恒荷载+0.9风荷载 C. 恒荷载+风荷载 D. 恒荷载+0.9(活荷载+风荷载)
A. 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梁、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5 B. 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9 C. 杆端分配弯矩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底层柱和各层梁为1/2,其它各层柱为1/3 D. 对于内力叠加后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可以再作一次分配,但不传递
A. 二次升温养护可减小徐变导致的预应力损失 B. 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可减小收缩导致的预应力损失 C. 超张拉可减小钢筋应力松弛导致的预应力损失 D. 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可减小温差导致的损失
A. 使梁不发生剪切破坏 B. 增加混凝土的受压区面积 C. 使构件不发生脆性破坏 D. 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作用
A. 实际寿命 B. 耐久年限 C. 实际使用的年限 D. 在规定的条件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