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脐动脉 B. 脐静脉 C. 动脉导管 D. 静脉导管 E. 附脐静脉
A. 腭垂、两侧腭咽弓和舌根 B. 腭帆后缘、两侧腭咽弓和舌根 C. 软腭、两侧腭舌弓和舌根 D. 腭垂、腭帆后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 E. 以上均不完全
A. 位于咽鼓管圆枕后上方 B. 位于下鼻甲后约1cm处 C. 保持开放状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D. 开口于喉咽部的侧壁 E. 其周围有咽扁桃体
A. 15cm B. 25cm C. 35cm D. 40cm E. 75cm
A. 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B. 贲门位于第12胸椎的左侧 C. 幽门位于第2腰椎的左侧 D. 幽门括约肌是由幽门处胃壁环形肌增厚而形成的 E. 胃粘膜皱襞均为蜂窝状形态
A. 分为水平部、降部、升部和球部四部 B. 十二指肠球部为溃疡的好发部位 C. 降部的外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D. 十二指肠空肠曲是手术时确定空肠 起点的标志 E. 是小肠中活动度最大的部分
A. 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后壁 B. 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壁 C. 为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的部位 D. 距中切牙约50 cm E. 为副胰管和胆总管的开口处
A. 空、回肠活动度较大 B. 孤立淋巴滤泡在空、回肠均可见到 C. 集合淋巴滤泡只见于空肠的粘膜内 D. 空肠肠壁较厚、管径较大、血管较丰富、粘膜皱襞高而密 E. 空肠约占空、回肠全长的2/5,回肠则占3/5
A. 直肠在冠状位上并不是直的 B. 直肠在矢状位上有两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 C. 骶曲凹向前,会阴曲凹向后 D. 直肠下部膨大,称为直肠壶腹 E. 三个直肠横襞中,最下方的一条最大,且位置最恒定
A. 白线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 B. 齿状线是内、外痔的分界线 C. 肛门内括约肌也属横纹肌,但不能控制排便 D. 肛门外括约肌属横纹肌,可控制排便 E. 肛梳是位于白线和齿状线之间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