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病率大多低于0.1% B. 无明显的家族倾向 C. 患者同胞中发病率远低于单基因病 D. 有多个基因参与疾病的发生 E. 通常遗传因素发挥的作用微小
A. 0.04 B. 0.016 C. 0.004 D. 0.01 E. 0.001
A. 0.1%-1%,70%-80% B. 0.1%-1%,40%-50% C. 1%-10%,70%-80% D. 1%-10%,40%-50% E. <1%,<40%
A. 囊性纤维化 B. 脊柱裂 C. 唇裂/腭裂 D. 腮腺炎 E. 先天性心脏病
A. 低 B. 无变化 C. 增高 D. 非常低 E. 非常高
A. 70% B. 60% C. 6% D. 0.6% E. 0.36%
A. 生男患的家庭 B. 生女患的家庭 C. 无法预测 D. 2个家庭都高 E. 2个家庭都不高
A. 显性 B. 共显性 C. 作用是微小的 D. 有累加作用 E. 每对等位基因作用程度并不均衡
A. 环境因素和微效基因协同作用 B. 染色体损伤 C. 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D. 出生顺序 E. 多基因的累加效应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阈值越近,群体发病率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阈值越近,发病率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发病阈值高,群体发病率越高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高,发病阈值低,群体发病率高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低,发病阈值低,群体发病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