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复 B. 再结晶 C. 晶粒长大 D. 以上都不对
A. 原子回到稳定的平衡位置 B. 小于0.1倍熔点温度时,晶内主要是空位消失; C. 0.1-0.3倍熔点温度时,部分异号位错复合、对消 D. 高于0.3倍熔点温度而低于再结晶温度时,形成多边化亚晶
A. 消除大部分内应力,弹性应变基本消除 B. 部分恢复物理化学性能 C. 机械性能变化不大 D. 晶粒外形、位向不变,晶间、晶内微裂纹未得以修复
A. 是变形组织被无应变新晶粒所取代的过程 B. 主要形核方式有亚晶粒合并形核、长大形核、凸出形核 C. 与杂质、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关 D. 与变形程度有关
A. 内应力全部消除 B. 机械性能得以恢复 C. 显微裂纹得以修复 D. 消除或强化了各向导性
A. 是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过程 B. 正常长大的推动力是晶界能 C. 杂质或第二相粒子对晶界移动的阻碍是反常长大的原因之一 D. 强韧性降低是晶粒长大的后果
A. 环形 B. 线形 C. “十”字形 D. 圆形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A. 单一化 B. 复杂化 C. 多样化 D. 简单化
A. 观赏性原则 B. 协调性原则 C. 安全性原则 D. 连通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