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问清病史 B. 安排患者提前就诊 C. 开展健康教育 D. 将患者隔离诊治 E. 转急诊室处理
A. 住院登记,建立病历 B. 填写各种记录单 C. 及时处理医嘱 D. 做好心理护理 E. 做好家属的管理
A. 14-16℃,15%-25% B. 18-22℃,30%-40% C. 20-22℃,40%-50% D. 18-22℃,50%-60% E. 17-18℃,60%-70%
A. 1米 B. 0.9米 C. 0.8米 D. 0.6米 E. 0.5米
A. 10min B. 15min C. 20min D. 25min E. 30min
A. 噪声的危害程度只与频率高低有关 B. 噪声耐受程度大多数人是一致的 C. 只有噪声达到120分贝以上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环境可造成永久失聪 E. 噪声耐受程度与过去生活环境及经历有关
A. 预检分诊 B. 查阅病历资料 C. 卫生指导 D. 心理安慰 E. 用药指导
A. 尿量增加 B. 口干舌燥,咽痛 C. 肌肉紧张 D. 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E. 出汗增多
A. 经常化、标准化、程序化 B. 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C. 技术化、制度化、科学化 D. 专业化、制度化、程序化 E. 标准化、专业化、高效能
A. 患者到达的时间 B. 医生到达的时间 C. 抢救措施的时间 D. 家属到达的时间 E. 病情变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