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年)资料(-) 建辉公司是-家民营科技型小企业,由张伟和李杰于2007年成立。由于张伟和李杰多年在电力行业工作,对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转化和利用领域比较熟悉,准备进入这-领域。两位年轻人用了-年时间做调研。进行战略分析,结果如下。 2006年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又颁布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法律框架。欧盟最早开展可再生能源生产,从法律制度、市场行为到组织都比较成熟。美国政府也提出新能源的发展战略,要开辟-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领域的新领域。 中等发达国家有-个人均能源消耗的数量指标,即人均4吨标煤.而国内目前人均消耗2吨多标煤。2050年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靠目前的能源储备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唯-的出路就是开发新能源。 现在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三四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40年前,农村能源主要是秸秆,用它做饭和取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开始烧煤、烧气、用电。上述情况带来两个问题:-是农村人对煤、气、电等能源需求量迅猛增长;二是秸秆随地乱扔.或者就地烧掉,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用秸秆作为再生能源的技术在国内已经开始采用。主要使用者是国家电网、发电集团等。这些企业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其基本工艺就是“固化压缩成型”。但是。直接运用国外技术存在很大问题:其-,秸秆资源的多样性、季节性强、分散、单位体积热值低等自然性状特征。难以满足“工厂式”的集中加工方式对其稳定、连续、规模化等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其二.原状秸秆收集难、运输难、储存难,物流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这是世界性的难题。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高度专业化和机械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国内至今仍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两位年轻人认识到,如果要进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转化和利用领域,就必须开发适应国情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资料(二) 经过调研和分析,张伟和李杰决定进入这-领域。原因如下: (1)这是-个朝阳产业,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不多,规模很小,竞争不太激烈。 (2)这-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3)两人都在传统能源行业工作过,对这-领域相对比较熟悉。 (4)这是创业者想成就-番事业的舞台,要去大潮中经受磨练。 建辉公司创业方向确定之后,首先是制定研究开发计划。 (1)明确研究开发方向。确定了就地固化加工生物质,研究小型、可移动、粉碎、成型-体机的技术思路。 (2)为研发业务寻求财力支持。研究开发新产品,投人大,周期长,眼前挣不到钱。所以公司还必须有-个挣钱的业务,以支持新能源业务的开发。 (3)获得政府支持。作为创业的中小企业应该寻求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建辉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过至少3项政府项目基金的支持。 (4)落实示范基地。企业创业应该有根据地。根据专家建议,建辉公司将示范基地建在首都的-个生态涵养区。 资料(三) 建辉公司研发团队设定研究目标,并分阶段付诸实施。研发团队坚持在试验现场进行科研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创新性的生物质粉碎成型-体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被认定为国内自主创新产品,建辉公司也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建辉公司面临着商业模式的选择:是成为小型秸秆固化压缩成型设备供应商,还是成为秸秆固化压缩颗粒的再生新能源供应商。公司处于两难境地。 如果成为秸秆固化压缩成型设备供应商,因为是自主开发的新技术,还需要不断改进产品,很难保证产品上市后-定有销路。而且,作为-个小企业,-旦产品被仿制,公司没有资金和精力去打官司。建辉公司也知悉-些同行业企业为了尽早盈利,在产品不成熟的情况下,向农户推销家庭式秸秆固化成型机。农民使用效果很不理想,因而可能对建辉公司的产品也很不信任。 如果成为秸秆固化压缩颗粒的再生新能源供应商,公司又可能面临农民提高秸秆价格的可能性。国内-些秸秆发电厂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秸秆没有人要时,农民把它当成废物扔掉;而当发电厂要收购秸秆,农民就开始讨价还价;当发电厂急需时,秸秆就涨价,甚至被囤积不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辉公司很难继续生存和发展。另外,建辉公司也担心如果遭遇客户拖欠货款或拒绝付款,作为-家缺乏资金的新公司,将无法运营下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辉公司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要求:运用宏观环境分析中的4个关键要素,分析建辉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公司是-家服装制造公司,该公司的生产流程都进行了规范化,但是公司的内部控制并不是很完善。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权力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公司董事长的手里。另外公司在人员的招聘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在忙季的时候人员供不应求。公司的会计主管兼任采购部门的主管,公司10万元以下的资金支出由财务主管批准,不经过其他人的审批,后期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导致公司的资金管理混乱。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销售预测不准确,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存货积压。 要求: (I)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哪些问题; (2)该公司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销售预测不准确,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存货积压。简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3)简述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根据下述资料,按序号回答下列各题。 某大型超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零售各类速冻食品、方便面及其他日用品等取得价款560000元;批发鲜奶、食用植物油等,取得价税合计金额76000元;采取送货上门并负责安装酶方式零售家用电器,取得价款284200元,另收取安装费16000元; (2)本月购进纪念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将其中的40%分给职工做福利; (3)从面粉厂购进面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200000元,税款26000元;购进生产用水、电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50000元,税款8500元;购进自用小轿车一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60000元,税款10200元;购进其他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15000元。(已知:上述购进业务均已取得合法凭证,有关涉税凭证已经税务机关认证并在本月抵扣) 针对第(2)笔业务,增值税如何处理?
计算该超市2012年1月的销项税额;
计算该超市2012年1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计算该超市2012年1月应纳的增值税。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2013年7月5日,A纺织厂(以下简称“A厂”)与B棉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一 份买卖合同。该合同约定:B公司向A厂供应50吨一级皮棉,总价款为人民币130万元;在合同签订之后30日内,由A厂先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预付人民币30万元货款;B公司在同年10月上旬一次性向A厂交货;A厂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后30日内一次性向B公司付清余款;违约金为货款总值的5%,计6.5万元。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该买卖合同的履行,B公司要求A厂的控股投资公司即C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就A厂依约履行付款义务提供担保,A厂表示由C公司提供担保较为困难,但可以找C公司在B公司所在城市的分公司提供担保,B公司表示同意。于是,该分公司便与B公司签订了保证合同。该保证合同约定,该分公司保证A厂履行其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如果A厂不履行义务,该分公司保证履行。经查,C公司并未授权分公司提供担保。 2013年8月1日,A厂为履行先期预付货款的义务,向B公司开出一张人民币30万元见票后定期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B公司收到该汇票后于同月8日向承兑行提示承兑,承兑行对该汇票审查之后,即于当日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签署了承兑日期和签章,同时记载付款期限为同年11月28日。B公司为支付D建筑公司(以下称“D公司”)的工程费,于同月20日,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了D公司。 2013年10月上旬,B公司依照上述买卖合同的规定向A厂一次性交付货物,并经A厂验收, 同年11月上旬,A厂向B公司提出:B公司交付的货物不符合质量要求,要求退货;B公司声称其货物不存在质量问题,不同意退货,并要求A厂严格履行买卖合同,按时向B公司支付货款。随后,A厂以B公司交付的货物不符合质量要求为由,要求承兑行停止支付由其开出的人民币3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D公司在该汇票到期日请求承兑行付款时,该行拒绝付款,A厂亦拒绝向B公司支付货款。 经调查证实:B公司交付A厂的货物不存在质量问题,A厂之所以要求退货,主要是因其生产的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积压过多,销售发生严重困难,因此决定停止生产经营,以便择机转产。因A厂未按时付款的行为,B公司遭受经济损失1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A厂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并说明理由。 (2)B公司可否依据保证合同,要求C公司的分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3)承兑行可否拒绝支付D公司提示的银行承兑汇票?并说明理由。 (4)D公司在其提示的汇票遭拒绝付款后,可以向哪些当事人行使追索权? (5)因B公司遭受的经济损失高于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B公司是否可以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并说明理由。

(2012年)某汽车生产商的内部审计部门正就旗下生产的渣土运输车进行尾气排放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发现,公司针对渣土运输车向外公布的尾气排放信息与内部记录的实际数据有重大差异。内部审计部门经理表示,测试样本显示的尾气排放量实际上要高于对外公布的排放量,有可能涉及虚假披露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虽然已向相关部门主管报告,但该部门主管只承认错误并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要求: 针对上述事件,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方面提出哪些改进措施。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