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汉代财产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券”。其中用于交易大型商品如奴婢、马牛的,用短券;交易小型商品如珠玉、武器的,用长券
B. 汉代立买卖契约时,一般要请中间人作证,称为“旁人”、“知券约”
C. 汉代买卖契约订立时,可以设立担保人,称为“任者”
D. 汉代的金融借贷活动十分活跃,为了限制高利贷,汉代法律规定,放贷取息,利息率“毋得过什一”,违者要受到法律处罚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关于汉代继承法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代的继承,从内容上看,既包括身份继承,也包括财产继承。
B. 汉代的身份继承主要是宗法继承和爵位继承,继续坚持周代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
C. 汉代的财产继承包括土地、房屋、动产、封邑和债务的继承,基本上奉行“诸子均分制”
D. 汉代已经出现了遗嘱继承,称为“先令”,订立“先令”,必须由“乡部啬夫”见证并监督,并上报官府备案。汉代的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可以改变法定继承的顺序、份额和继承范围

下列关于汉代经济法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代首创盐铁官营的禁榷制度,禁止私人鼓铸盐铁,在全国置盐官、铁官,建立国有国营盐铁经营机构
B. 汉帝国建立禁榷制度与平准均输制度的目的是:调整帝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保护小农经济,打击商贾阶级,聚敛社会财富
C. 汉帝国还首创酒类专营专卖制度,称为“榷酒酤”,酒类的生产和贩卖一律由官府垄断,私人不得酿造经营酒类商品
D. 汉武帝时期,为平抑物价,控制市场,商贾家庭出身的桑弘羊任大农令,采取“平准”、“均输”的方法平抑物价,打击商贾倒卖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汉时期,尚书台所设诸官曹中,主理刑狱案件官曹的是:

A. 吏部曹
B. 民曹
C. 二千石曹
D. 都官曹

下列关于汉代监察法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承秦制,御史大夫仍为中央监察长官,负责统率御史台监察百官。其后随着政府官制的调整,御史中丞称为御史台的负责人,行使中央监察权力
B. 丞相司直为丞相属官,负责监察中央百官政务过失
C. 新设贵官设司隶校尉,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负责监察朝廷高官和京畿三辅(司隶)地区的官吏和大案要案
D. 十三部刺史为汉武帝时设立,负责监察天下郡县权贵不法案件。终汉之世,部刺史的巡察范围“部州”始终作为监察区存在,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事务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