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理解错误的是:

A. 这个主张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后的第一个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天朝上国思想
B. 这个主张学习西方文明的科学技术,并不主张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
C. 这个主张系统论证于魏源的《海国图志》
D. 这个主张肇于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上署理洋务之际接触到的大量西方文明信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近代中国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认为: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才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年少者宜西艺。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对这种主张,下列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 张之洞认为,即便西方文明有诸多优于中华文明之处,中国本土学术仍然是中国人传承自身文明必须学习的根本
B. 张之洞认为,学习西学,主要在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必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中国的政治法律本身已经很好,不需要向西方学习
C. 张之洞认为,相较年长者,年轻人更适宜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 张之洞认为,西方政治中最好的,就是其法律制度

下列说法,不属于近代中国改良派对外国法制认识的是:

A. 改良派认为:“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
B. 改良派认为:中国相较当时的西方国家“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C. 改良派与其后产生的立宪派在思想路径上比较接近,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 改良派认为,成文宪法以美国最好,不成文宪法以英国最好,中国应该取法英美,建立中国特色的立宪君主制或民主共和制

孙中山先生认为:“宪法者,为中国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所必需之法。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中国人不能为欧美人,犹欧美人不能为中国人,宪法亦犹是也。适于民情国史,适于数千年之国与民,即一国千古不变之宪法。吾不过增益中国数千年来所能,欧美所不能者,为吾国独有之宪法。如诸君言欧美所尤,中国即不能损益,中国立宪何不将欧美一国之宪法抄来一通,曰盂德斯鸠所定,不能增损者也。”对这种认识,下列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 宪法与本国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中国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现成的宪法制度
B. 中华文明中本来就存在和生成了“千古不变的宪法”,现代立法者对此应特别注意继承与发扬
C. 西方法律文明全面领先于中华法律文明,要拯救中华民族之命运,只有全盘西化一途
D. 那种将西方法学家的观点奉为不可更易真理的看法,是迷信、盲从且不正确的

胡适严厉批评清末民初时期的“东方文明”,热情颂扬“西洋的近代文明”,他说:我很不客气的指摘我们的东方文明,很热烈的颂扬西洋的近代文明。人们常说东方文明是精神的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或唯物的文明,这是有夸大狂的妄人捏造出来的谣言,用来遮掩我们的羞脸的。其实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木头是物质;而剖木为舟,构木为屋,都靠人的智力,那便是精神的部分。器物越完备复杂精神的因子越多。一只蒸汽锅炉,一辆摩托车,一部有声电影机器,其中所含的精神因子比我们老祖宗的瓦罐、大车、毛笔多得多了。我们不能坐在舢板船上自夸精神文明,而嘲笑五万吨大汽船是物质文明。……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中国的旧道德比任何国好。还有一些不曾出国门的愚人鼓起喉咙对你们喊道:“往东走!往东走!西方的这一套把戏是行不通的了!”我要对你们说:不要上他们的当!不要拿耳朵当眼睛!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己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用不着你们少年人去担心。你们的职务在进取,不在保守。请大家认清我们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救国,救这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化。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他来自何方。对这种观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胡适的意见是,近现代文明所拥有的伟大发展水平,是泥守中古时代社会传统的东方文明所不能及的
B. 胡适认为,中国人应当奋起直追,不可盲目否定西方近现代文明比当时的中华文明先进的事实
C. 胡适认为,学习西方文明,前提基础是承认自己在客观上确实不如人,这样才会真心实意地奋起直追,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D. 胡适认为,中华文明自古不如西方文明,并且永无超越西方文明的机会,所以中国必须全盘西化,把中华文明变成西方文明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