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周礼.秋官●司刺》的记载,西周法律规定,定罪量刑时须考虑行为的主观动机。该规定是:

A. 三赦之法
B. 三刺之法
C. 三宥之法
D. 五过之疵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尚书.康诰》载:“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这里的“非眚”是指:

A. 故意
B. 过失
C. 惯犯
D. 偶犯

照周代礼制,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

A. 有恶疾
B. 有所娶无所归
C. 与更三年丧
D. 前贫贱后富贵

三宥之法指的是:

A. 过失
B. 不识
C. 遗忘
D. 故意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1.《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祈祷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2.《汉书.贾谊传》:“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后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人刑,相为表里者也。”3.《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4.《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人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5.《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涅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来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6.《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何休注:“如三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7.《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日辞听,二日色听,三日气听,四日耳听,五日目听。”郑玄疏:“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林然:观其气息,不直则嘴: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不直则眊(音冒编者注)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