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其数值大小都与总体容量(或样本容量)有关。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任何总体,其所包含的个体必须同时至少具备一个可变标志和一个不变标志。

A. 对
B. 错

2.张林是“搜搜”网站某个部门的副经理,他管理的属下有六个人,这些人能力都很强,而且积极主动,非常敬业,该部门50%的业绩来自于这七个人的贡献。年初,刚毕业的大学生李刚被任命为经理助理,他年轻有能力,工作细致。张林的一个下属对自己所负责的页面进行改版时,不仅部门经理要确定增设和删除哪些内容,连经理助理李刚也要对栏目的数量、字数要求等细节问题做出指示。他们的指示和建议虽然都有一定道理,出发点也是好的,但不一定最适用。张林认为,既然下属对页面设计有自己的想法,就应该尽可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前提是不影响整个部门的发展,只要他们能保证完成每个季度的目标,就应该允许他们有一点点所谓的领导眼里的“瑕疵”,不要管的太细。可现在的这种状况,使张林和他的下属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完全按照两个“领导”的意思走,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这样下去,沟通成本极高,内耗严重。最近,网站机构调整,原来重要但现在已不重要的部门也并入了张林所负责的部门,这些人原本级别就比张林高,资格也比他老,让他们服从管理很不容易,因此,张林要花更多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张林真是无所适从,既要服从部门经理的指挥、又要满足经理助理的要求,还要协调与老同志的关系。他感到很累。仔细阅读上面的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领导工作原理,分析这个部门存在的问题。(8分)(2)结合你的认识,提出改进建议。(7分)

3.优秀企业家马恩华是河北省保定棉纺厂厂长,在他上任之初,由于企业经营困难,有2000多名职工要求调走,另谋出路,即使来上班的职工也心不在厂里。马恩华没有怨职工。他说:“职工涣散,关键是领导没有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领导越要关心群众的疾苦,职工才能和企业共度难关。”他任厂长的第二天,就到职工反映较大的食堂去和食堂管理人员研究如何提高饭菜质量。他让厂工会建立职工家庭经济、住房条件、健康状况等小档案,他定期调阅,实实在在地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排除后顾之忧。他赢得了职工的信任,也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10年努力,不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恢复了勃勃生机,而且使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一流水平,1994年实现利润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固定资产净值相当于1984年的10倍。马恩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财富,而他当厂长十几年间,始终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生活待遇不特殊,最后积劳成疾,不幸病逝。这位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纺织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被誉为“社会主义企业家”。问题:1.马恩华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职工,那么领导的影响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5分)2.案例中提到了马恩华以情动人,激励职工的事例,主要是运用了精神激励方法,请问,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哪几种?(5分)

4. 以制造富豪榜和慈善榜闻名的英国人胡润提供的一组数据似乎是慈善流行的乐观佐证据:2006年的慈善家榜从2005年的50位扩大到了100位,榜上前50位企业家从2003年至今累计捐赠近51亿元,比2003年到2005年累计的13.5亿元翻了近4倍。榜上的100位慈善家从2003年至今,共捐赠了56亿元人民币。中国社会真的到了大规模慈善来临的临界点了吗?中国企业家们真的开始普遍直面社会责任了吗?纷纷攘攘慈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从2006年6月开始,目前在中国做慈善风头最健、知名度最高的三个人(陈光标作为另类暂不评述):年过八旬的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长余彭年,他因为将自己20亿元的财富捐给社会而声名远播,被称谓中国的慈善冠军;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先后捐款5.8亿元;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的总捐款接近3亿。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中国慈善业一个真实的侧面:做慈善多年的余彭年,叹息中国慈善环境的艰难;黄如论的观点则代表着大多数商人慈善者最朴素的动机:出于对穷苦者内心的恻隐与怜悯而一次次捐献自己的钱财;而翟美卿所运作的慈善基金会,现在则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她说她打算在10年后全心来运做基金会,“基金会规模最终将达到10亿元”。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占有社会财富80%的富豪们,对社会的慈善捐赠却远远不足20%!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则显示,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而与之相反的是国外的企业家富豪们纷纷做慈善,如比尔.盖茨2008年捐出580亿美元,巴菲特、索罗斯等纷纷慷慨解囊。请结合案例思考:1、为什么企业应该做慈善?2、美国的企业家为什么比中国的企业家更愿意做慈善?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