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真题·2013年下半年)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

A. 访谈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作品分析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真题·2018年上半年)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

A. 儿童的深度知觉
B. 儿童的计数能力
C.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 儿童的守恒能力

只要两个质点的质量相同,所受作用力相同,则它们的( )相同。

A. 运动方程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运动轨迹

用自然法描述质点的运动时,质点受到的外力在( )方向上是平衡的。

A. 切线
B. 主法线
C. 副法线

计算题1(习题9-2)中,(1)受力分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的力包括竖直向下的重力P和1的光滑接触约束力FN;(2)运动分析:方法1:重物的运动形式为2,可看做质点,由偏心轮的轮心坐标可以得到重物的运动方程为3,加速度可由运动方程的二阶导数得到,为4;方法2:由合成运动分析,以5为动点,动参考系固结在顶杆上,牵连运动为随顶杆的6,7分析科氏加速度,加速度分析图为8,绝对加速度大小为9,牵连加速度大小为10,方向为11,重物与顶杆相对静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3)动力学分析:由竖直方向ΣFy=m*ay,得到12,即可得到F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重物与顶板不分离的约束力条件由光滑接触约束力方向确定,为13,可得角速度的取值范围。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