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江苏省某国内旅行社组织接待了从外地某市来江苏旅游的团队一行30人,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作为地陪的王某调整了接待计划,私自减少了一个计划内的景点,在对每位客人加收50元钱后,增加了两个计划外景点。在团队活动期间,王某还以司机名义向客人兜售了10件旅游纪念品。旅游结束后,该团客人集体签名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认为导游员违背了当初双方签定的旅游合同内容,要求对王某和委派该导游员的旅行社进行处罚。对导游员王某应扣除几分()。
A. 8分
B. 6分
C. 一次违法,违规扣分达到10分
D. 累计扣分达10分
查看答案
C公司是2010年1月1日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进行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该公司采用股权现金流量模型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评估所需的相关数据如下: (1)C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根据目前市场行情预测,其2011年、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8%;2013年及以后年度进入永续增长阶段,增长率为5%。 (2)C公司2010年的经营性营运资本周转率为4,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周转率为2,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为20%,净负债/股东权益=1/1。公司税后净负债成本为6%,股权资本成本为12%。评估时假设以后年度上述指标均保持不变。 (3)公司未来不打算增发或回购股票。为保持当前资本结构,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分配股利。计算C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股权现金流量。
职工李某2012年3月1日被招入某公司时,公司忘了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李某知道公司如果不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工资,因此一直不动声色。直至公司对其劳动合同进行普查时,才发现与李某漏签了劳动合同。于是,公司提出要与李某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但李某要求公司先支付其另一半工资,否则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表示,如果李某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将随时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随后,因李某不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向李某送达了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李某收到书面通知后,要求公司给予其经济补偿。但公司予以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了争议。关于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无须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B. 因李某不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公司在2012年3月20日书面通知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无须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C. 因公司未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李某要求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D. 只要公司提出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就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科学追求的是因果规律和能够解释因果规律的理论。
A. 正确
B. 错误
某县公安局对一起共同抢劫案件立案侦查,以公安局长韩某为首组成侦破小组,查获犯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孙某涉嫌结伙拦路抢劫。在侦查过程中,孙某聘请的律师李某未与孙某商量,独立提出本案的侦查员张权与被害人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申请其回避。刑警大队长立即停止了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为了避免别人的闲话也立即退出了侦查活动,后刑警大队长经审查认为李某提出的要求回避申请不属于法定回避的理由,驳回了回避申请。接着钱某通过其他途径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局长韩某回避,理由是韩某与犯罪嫌疑人赵某的父亲是老战友,关系密切。上级公安机关随即作出了韩某的回避决定。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回答以下问题: